女演员突然自曝!屈臣氏火速下架刚刚发声:已停售!
发表时间:2025-03-18 08:11:20 来源:乐鱼全站app登录官网-冲调类
今天(3月16日),女星郭晓婷相关的词条——“郭晓婷购买的贴身衣物有霉斑”“郭晓婷分享令人失望的购物体验”等,冲上热搜。
想在这里和大家伙儿一起来分享一个极其糟糕又令人失望的购物体验。我在旅行和出差时曾多次使用这类产品,但竟然在其中发现了疑似霉斑或污渍的异物
可能和我一样选择这款产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因此,慎重考虑后通过微博分享这次经历,希望能引起品牌方的重视。
贴身用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贴身衣物这样的质量上的问题不仅让人感到不适,更让人担忧其卫生安全性。也想借此机会提示警醒我们,在购买及使用此类产品前,务必仔细检查,避免遇到类似情况。
公开资料显示,郭晓婷,1993年出生于上海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内地女演员。其作品有《仙剑奇侠传3》
据大河报报道,3月16日上午,记者就此事向屈臣氏方求证真伪,其客服回应称,会记录反馈专员核实,会由相关专员向记者做出解答回复。当日11时20分许,记者留意到,上述“屈臣氏舒适免洗棉内裤一次性内裤”已经在电子商务平台下架,其客服对此回应称,“商品显示下架或不能拍下的话,就代表当前已卖完售罄”。
3月16日下午,@屈臣氏 再发文回应一次性内裤问题,其提到:出于对消费的人体验的格外的重视,我们已暂时停售该产品。
“出差旅行新选择”“EO灭菌、不用洗直接穿”“抑菌率高达99%”,2025年,一次性内裤凭借方便、卫生,成为市场热销的产品。但火爆热销的背后,事实线月,记者来到了商丘市,知情人告诉记者,
当地有多家服饰加工公司生产的一次性内裤,并不卫生,根本就不会杀菌。产品包装上标注的面料材质是“棉”,实际却使用的“涤”,
记者以采购商的身份,联系上梦阳服饰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带领记者通过昏暗狭窄的楼梯进入公司。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工人们都是在徒手制作一次性内裤,原材料也随意堆放,布料旁还堆着垃圾杂物,凌乱的编织袋里装满即将销往市场的一次性内裤。
记者在商丘市虞城县接连走访了十多家生产厂商看到,车间随意散漫生产的现象不在少数,生产好的一次性内裤被随意堆放,工作台也是工人的餐桌。
企业的工作人员和记者说,他们喷在一次性内裤上的液体,其实是一种强力速干去污剂,气味不好闻,也不能直接用手去触摸,“闻着有一股呛鼻子味儿”。
刚刚据央视新闻消息,记者今天了解到,针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3·15”晚会曝光的市场监管领域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市场监管总局连夜部署各地开展执法行动,依法从严从快处置曝光问题。
山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联合属地卫健、工信、公安等部门赶赴现场,查封涉事企业,控制企业负责人,正在开展调查询问、取证固证
河南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与卫健、公安等部门组成多个执法组,对不灭菌一次性内裤生产企业联合开展现场处置,当晚查获三家涉事企业一次性无菌内裤30余万条、半成品100余万条。同时,连夜下发通知,组织全省开展全面排查,严防不合格一次性内裤产品流入市场。
重庆市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出动80余名执法人员,对业务推广、维修记录等数据开展电子取证,现场扣押了无3C强制认证产品。江苏、广东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连夜对冷冻虾仁磷酸盐超标涉事公司进行现场检查,核查固定涉嫌违法生产经营活动证据。
浙江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迅速赶赴涉事企业组织电子取证、询问调查工作,已询问当事人6人,制作笔录8份,提取电子数据1.7GB。广西、贵州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公安、工信等部门,现场查封电线卷,扣押了票据台账等资料,组织专业机构开展抽样检验。
下一步,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会同卫健、工信、公安等部门对上述涉案企业组织全面核查,强化行刑衔接与联合惩戒,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违背法律规定的行为。同时,针对反映出的行业性、系统性问题,举一反三,及时组织并且开展专项治理,筑牢消费安全防线。
接连曝光如同惊雷阵阵,劈碎了整个行业的诚信和操守,劈碎了花了钱的人卫生用品安全性的基本信任。卫生巾、婴儿纸尿裤、一次性内裤,这些都是与私密处亲密接触的日用品,尤其对于女性、婴幼儿、老人来说,使用这一些产品时,一般都处于免疫力和抵抗力相比来说较低的时期,需要绝对的安全呵护。很多人们之所以购买一次性卫生用品,也正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干净方便无污染,谁承想竟被如此“背刺”。
令人难以容忍的是,这些劣质一次性用品竟涉及行业内多家有名的公司。无论是通过企业内部员工监守自盗,从不正当途径回收残次品,抑或是“代加工”不符合安全标准、不杀菌消毒的产品,虽然做坏事的是一些不知名的厂家,但涉及的品牌却都是销售量极大,深受消费者信任的“大牌”。整个行业如此齐齐整整地“塌房”,不但将花了钱的人品牌的信任撕得粉碎,也是对整个行业信誉的毁灭性打击。
大家不禁要问:如此严重的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为什么没有早点发现?难道非要等到315再曝光?二次翻新卫生巾的那家企业,自称销售量巨大,销售网络覆盖全国,难道那些被暗地倒卖残次品的正规企业和当地的监管部门,这么长时间一来都毫无察觉吗?记者以采购商的身份,就能进入十多家“一次性内裤”工厂,看到他们糟糕的生产情况和违反相关规定的行为,日常监管为何没有作为?这到底是因为监管存在盲区,还是视而不见的纵容?
有网友迅速根据曝光的情况,整理出了一份“避雷”名单,但其实最让人焦虑的,是“3·15”晚会上没有揭露的部分。比如,销售二次翻新卫生巾、纸尿裤回收原材料的那位刘总表示,虽然这种行为于法不容,但这些回收料在市场上很受客户欢迎。记者追问究竟是哪些企业在买,他却三缄其口。这不得不让人怀疑,这种违规使用回收料制造劣质产品,侵害消费者健康的行为,慢慢的变成了了潜藏于行业暗处的黑色产业链。就算刘总被曝光了、查处了,如果不彻底斩断回收、加工、销售的链条,就还会有张总、李总、赵总等继续为非作歹,消费者根本避无可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