蔻斯汀:长期主义的胜利
发表时间:2025-03-04 04:32:08 来源:乐鱼体育官网在线
那时,珠三角的创业者们喊出了口号:要做世界的工厂。蔻斯汀创始人由此看到了外贸市场的巨大商机。2002年,蔻斯汀在广州成立,从美妆洗护的贴牌加工 (OEM) 起步。
在创设自有品牌后,蔻斯汀先打开了国外市场的大门,后随着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在国内闯出了名堂。20多年里,蔻斯汀从始至终坚持升级工艺、以立品牌为先,成为众多消费者选择洗护用品时的心头好。如今,蔻斯汀作为中国花瓣沐浴露的首创者,其主打产品年均销售逾千万瓶,连续3年全球销量第一。
“公司刚成立时,生意非常好,不停有外单,客户大多数来源于当时比较富裕的中东国家。尽管外单不断,但几个创始人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就是有自己的品牌。”蔻斯汀总经理洪绿群说。
但在彼时竞争非常激烈的洗护市场,一个全新的品牌要在一众国际超级大牌中杀出重围,其艰难可想而知。
洪绿群坦承:“当时如果以国际大牌的方式跟他们竞争是没有一点机会的,毕竟人家有100多年的工艺沉淀。我们唯有创新,否则没机会。”
蔻斯汀创始人选择了无人涉足的天然鲜花护理垂直领域,最初的产品研究开发理念是“一朵鲜花绽放在瓶子里的奇迹”。
“在当时,没人这样做。早期,鲜花从种植、采摘、清洗、烘干到修剪,全部流程都要人工完成,特别是花瓣的修剪,每瓶500mL的沐浴露均有500片没有一点瑕疵的花瓣,这项难度极高的工作全部靠人工完成。”洪绿群说,独特的创新和差异化优势给了蔻斯汀机会。
如何最大限度挖掘并保留鲜花活性成分,如何保证鲜花不会变黄、不会产生有害于人体健康的物质……很多工艺难题要解决。“我们花了5年,试了无数种花,逐渐研发出自己的提取技术、防腐技术、悬浮技术……并一直在升级修正。”洪绿群说。
2010年,蔻斯汀首款花瓣沐浴露上市。不过,因为工艺复杂,蔻斯汀卖得很贵。
“刚上市时,一瓶沐浴露要卖79块钱,在10年前,很多国内消费者难以承受。”洪绿群坦言,因此,早期的蔻斯汀选择在海外市场起步。
“那时,蔻斯汀做贴牌加工已经积累了大批中东客户,花瓣沐浴露率先进驻科威特。当时的想法是——在国外做成功了,回来也容易。”
不过,在国外品牌占据美妆和个护市场非常大的优势的时期,一个中国品牌想要挤进海外市场难免遭遇偏见。
“在很久里,老外都比较排斥中国的美妆品牌,他们只愿意中国企业帮忙代工,不愿意我们打自有品牌。”洪绿群说,在早期,只能自有品牌和贴牌加工两个生意一起做。
随着慢慢打开国际市场的大门,如今,蔻斯汀已经畅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蔻斯汀进驻全球最大的美妆零售商屈臣氏的国内门店,正式回到中国市场。
洪绿群介绍:“那时,外资品牌占据了国内洗护市场超一半的市场占有率。卖得最好的是欧美品牌,再往后是日本品牌,几乎垄断了整个国内沐浴露市场。国内沐浴露品牌市场占比很低,可想而知,当时的中国沐浴露品牌有多难做。”
幸运的是,蔻斯汀搭上屈臣氏那些年在国内快速扩张的时代,其在国内的销售也实现了猛增,长期位居屈臣氏沐浴类目销售前三。
其实,更确切地说,蔻斯汀搭上了国内消费升级的快车。主打中高端路线的蔻斯汀实现爆发式增长。
“蔻斯汀赶上了红利,跟着这一波国内消费升级,加快速度进行发展起来了。”洪绿群深切体会到,公司发展跟时代发展的大潮流息息相关。
洪绿群认为,过去二三十年,中国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但企业不能光靠单一的成本优势长期发展。在洗护行业,只有完成品牌化,才能真正和国际大牌竞争。
洪绿群直言:“蔻斯汀花了很多心思做品牌,过去20年的定位,就是在垂直领域深耕独特的鲜花产品,在这样的领域从最好做到最强,一步一步做大。”
直播电商繁荣,蔻斯汀不仅要面对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还需要面对来自直播间的白牌竞争。白牌便宜、快,但往往也是劣质产品的集中地。它们几乎不需要技术、研发和线下门店,很多传统品牌受到冲击。
“市场上有一些仿冒我们的白牌,也就瓶子的外包装像,但产品差别很大。我们在这个垂直领域已经做了20年,工艺一直在升级,很难被模仿。”洪绿群介绍,蔻斯汀目前已累积60多项专研鲜花应用的独家发明专利。
他还提到,企业要花一定的成本做好品质,同时让我们消费者有较高的性价比,让公司和渠道也有合适的利润。
“企业有好品质,才能有复购率。而持续的复购,才是品牌慢慢强大的基础。”洪绿群补充说,蔻斯汀的志向是坚持长期主义,成为百年企业,不以规模为第一追求,而是要走以技术和品质为第一追求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