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糖块大王完全“卖身”外资
发表时间:2025-04-21 23:35:25 来源:代理品牌
我国“糖块大王”徐福记剩下40%股权被全资收买,开创宗族完全退出股东队伍。
2011年,雀巢以17亿美元买下徐福记60%股权。彼时舆论哗然,外资巨子蚕食我国品牌的争议声四起。但徐氏宗族留下40%股份,好像给商场留下了一丝“本乡基因犹存”的面子。
但是,其时刻走到2025年,这场历经14年本钱博弈,终以徐福记完全“外资化”画上句点。
1992年,当我国台湾的徐氏四兄弟在东莞兴办徐福记时,他们或许未曾料到,这个靠“新年糖”发家的品牌,会在三十多年后成为我国糖块商场兴衰的缩影。
1976年,徐镨、徐乘、徐沆、徐梗四兄弟在我国台湾创建徐记食物。90年代初,“南边说话”的春雷激荡海峡两岸,大哥徐镨敏锐捕捉到大陆商场的潜在机会,决意率兄弟北上闯练。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消费品商场好像一张白纸。新年这个承载着千年文明的传统节日,成为徐氏兄弟翻开商场的钥匙。
打破4000元,包含糖块在内的消费商场迎来迸发。徐福记以“新年糖”为打破口,将我国台湾的凤梨酥工艺与大陆顾客的口味偏好相结合,推出了酥心糖、沙琪玛等经典产品。
1997年,徐福记开创“散装专柜会集摆卖”形式,让我们顾客在喜庆气氛中自在挑选。这种体验式消费敏捷风行全国,当年出售额就打破了1亿元。
2006年,徐福记在新加坡上市。听说2008年郭台铭大婚,更是一次买了徐福记66万包喜糖,徐福记品牌一时风景无限。
2012年,国家统计局查询鉴定显现,徐福记糖块接连15年全国商场同种类型的产品销量第一名,但雀巢的介入成为徐福记开展史上的严重转机。
2011年,徐福记以17亿美元的价格将60%的股份售出,正式“卖身”雀巢,随后便宣告在新加坡退市。
这场“跨国联婚”在其时引发轰动,本来一路高歌的徐福记为安在鼎盛之际挑选“卖身”,一时刻议论纷纷。
徐福记虽坐拥年销超40亿元的规划,但传统糖块品类增加乏力。雀巢以28.7亿美元的估值溢价收买,既为徐氏宗族供给了高位套现的窗口,也缓解了产品立异与途径晋级的资金压力。
徐氏第二代无人接班,开创团队均匀岁数逾越60岁,而跨国并购带来的工作经理人系统刚好化解了青黄不接的办理危机。
雀巢许诺保存原有办理团队,实则经过供应链整合(如将徐福记归入全球收买系统)和技能输入(无糖技能、冷链系统),在泰然自若中完结对这家本乡龙头的现代化改造。
作为大陆最大台资食物企业之一,徐福记在2010年代面对两岸经贸方针动摇危险。
借道瑞士本钱完结“身份中立化”,既可躲避潜在的地舆政治学危险,又能依托雀巢的全球网络开辟东南亚商场。
这场并购看似是本乡品牌的退守,实则是台资企业在大国商业周期更迭中的一次精准卡位,既保全了宗族财富,又在全球食物制造业链条中找到了新的生态位。
站在雀巢的视点,彼时对徐福记的控股,绝非简略的本钱扩张,而是其我国战略的要害落子。
虽然雀巢早在1990年便进入我国,但2010年其在糖块领域的商场占有率缺乏3%。
2011年,我国已成全球第二大糖块消费国,年商场规划打破600亿元。徐福记年出售额超40亿元,稳居职业头部。
在雀巢眼中,徐福记在我国商场耕耘近20年所构建的128个出售组织,掩盖的20118个直接零售点,恰是其在华最渴求的“毛细血管”网络。
控股徐福记之后,雀巢瞬间补足传统年节商场短板,将本身巧克力、咖啡事务与徐福记的糖块、糕点途径构成协同效应。
与此同时,徐福记不只成为雀巢翻开我国商场的桥梁,也成为其构筑亚太商场的战略支点。
徐福记的东莞总部距东南亚商场仅一步之遥,其产品配方(如沙琪玛、酥心糖)在华人圈层的普适性,为雀巢翻开东盟商场供给现成跳板。
这一场跨国并购,为雀巢节约至少10年商场培养时刻,直接获取现成的出产-途径-文明适配系统。
徐福记联婚雀巢,外表看是一场“强强联合”,但也隐藏危险:本乡办理层与跨国巨子的办理文明差异、消费趋势的剧变,以及电商对传统途径的冲击,都在检测这段联系的耐性。
一方面,雀巢推进其产品线晋级,开发减糖配方、坚果零食等健康品类,企图脱节“高糖高脂”的标签。
另一方面,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新锐品牌依托电商兴起,分食商场占有率。徐福记的途径优势被稀释,传统商超流量下滑,而线上布局却步履缓慢。
2025年3月3日,雀巢以一笔未公开的“默契价格”吞下徐福记剩下40%股权,这场跨过14年的本钱长距离跑终抵结尾。
其实控股初期,徐乘(徐福记开创人之一)仍担任董事长,其“年糖文明”与雀巢的“健康化”道路屡生龃龉。
尔后,雀巢挑选“放水养鱼”:保存徐氏宗族40%股权以安稳军心,仅派驻财政与品控团队,营销与途径仍交本乡班子操盘。后续跟着交融安稳,才逐渐在营销与途径方面加强了掌控和干涉。
2015年,徐乘卸职总裁后,宗族二代无人接班,徐福记办理层逐渐“雀巢化”。至2024年,徐氏宗族仅保存分红权,运营话语权几近归零。
除了原始股东的离场要害之外,雀巢此刻出手,既避开转型阵痛期的估值低谷,又卡位消费复苏节点。更要害的是,2025年2月19日,国家发布的《2025年稳外资举动计划》中,提出要优化外资并购规矩和并购买卖程序,方针窗口悄然翻开。
当“徐福记”品牌前被冠以“Nestlé”前缀,这个曾代表年味的国民品牌,现在已完全成为外资巨子战略地图的一枚棋子。
雀巢收买银鹭又剥离、控股太太乐再整合,现在对徐福记的肯定操控,本质上是一场精准的“本乡品牌挑选试验”:用本钱杠杆撬动途径与供应链,再用全球化系统完结价值重构。
站在2025年的春天回望,徐福记的故事早已逾越商业并购的领域。它如一面镜子,映照出我国本乡传统品牌在本钱全球化浪潮中的团体窘境:当“情怀盈利”耗尽,当途径优势被数字化分裂,当研制才能成为硬门槛,还有多少企业能守住最终的股权防地?